• 欢迎进入lol比赛押注·(中国)官方网站!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创新 > 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六条路径

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六条路径

发布日期:2023-09-05    来源:先锋成都  浏览次数:592
核心提示: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六条路径


中共成都市委机关刊《先锋》杂志7月刊,特邀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区域与城市创新工程首席专家蔡之兵撰稿——《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六条路径》

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与主要载体,科技创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对高质量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明确提出“必须在加强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与此同时,作为西部地区科技创新实力最强、产业体系建设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成都在探索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路径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发优势和责无旁贷的时代使命,未来应立足产业升级目标、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水平,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拆解成都坚持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发展目标,可明晰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六条路径。

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根本动力

国际经验和国内实践都已经充分证明“不创新就无路可走,善创新才能后发赶超”。不管是后发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如果能够持续创新,就可以保证国家产业体系具有源源不断的升级动力;倘若难以持续创新,国家产业体系很快就会丧失国际竞争力并最终被其他国家所赶超。对一个城市而言,创新能力尤其是科技创新能力同样是决定城市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可见,科技创新既是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是保障国家竞争力的根本动力。

中共四川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立足四川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对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安排部署,强调要纵深推进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发展。这一系列重大部署要求,为成都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行动指南。当前,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趋势,成都必须把加强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加快形成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和全省发展大局。

一方面,应以释放科研人员的创造力为根本抓手。加快建立重大科技项目、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制度、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负面清单”制度,在研究方向不变、不降低考核指标的前提下,允许科研人员自主调整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自主组织科研团队,由项目牵头单位报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备案。与此同时,可加快深化开展赋予科技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对尚未完成或处于研发阶段的科技成果,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以外,高校院所可以与科研人员约定由双方共同申请和享有专利权或者相关知识产权。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协同创新作用。引导高校和龙头企业围绕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金融等产业发展需要联合设立学科,鼓励采取“产业功能区+龙头企业+高校院所”方式创办高水平办学机构,联合开展研究生培养及科研活动,同时采取政策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创建国家级研发平台,支持龙头骨干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建市场化运行的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引入国际高端创新资源,对新获批建设的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予以资金支持。

以科技创新平台为根本载体

基于成都市自身实际情况和国内其他城市的案例比较,可以发现,之所以丰富的创新资源和优秀的创新能力难以转化为最终的产业竞争优势,根本原因在于大量城市都缺乏支撑地区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和平台。进一步分析可知,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同时也要求平台功能符合产业发展前沿和地区发展实际。

可见,想要确保科技创新平台发挥转化科技创新成果的积极作用,继续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是首要前提。《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关于“科技创新平台加速集聚”细分目标中,提出要确保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6%,这一指标远远高于全国2.55%的比重,虽然低于北京市6%与上海市4%的水平,但在整个中西部地区,这一研发经费投入比重已经名列前茅,将为成都大力推进科技平台建设奠定坚实的资金基础。除此之外,成都应该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和产业发展前沿,加快完善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布局、协同布局和精准布局。

一是要按照“一核四区”空间布局,推动成都科学城“一核”创新策源高地与新经济活力区、生命科学创新区、成都未来科技城、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四区”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基地联动发展,辐射带动产业功能区高质量发展。二是要围绕网络安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生命科学、量子信息、脑科学等领域,积极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前瞻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规划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引领技术创新平台等重大创新平台,开展基础前沿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三是要加快建设天府实验室,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战略和城市发展需求,围绕前沿医学、能源互联网、航空研发、区块链等领域,对标国家实验室,探索新型科研管理体制,开展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四是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创造新技术、转化新成果、孵化新业态、发展新经济,打造创新驱动动力源、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根本渠道

要把科技创新的成果真正运用到产业发展,关键因素是科技创新的成果能否顺利产业化。长期以来,虽然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两张皮”现象仍是制约产业技术水平持续提升的重要因素。

从科技投入和强度来看,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从2012年的1万亿元到2022年的3万亿元;从投入强度来看,从2012年的1.9%到2022年的2.6%;从科研人员总量和质量看,我国从2012年的325万人年到2022年超过600万人年,规模多年保持世界第一,表明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已经得到了显著提高。然而,相较科技创新指标的全方位提升,科技创新对产业体系转型升级的支撑力还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以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这一反应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水平的指标为例,2022年,年度技术合同成交额在2000亿元、3000亿元、4000亿元以上的省份分别只有10个、7个、3个,超过一半省份的年度技术合同成交额都在1000亿元以下,这也充分说明我国的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转化的能力有待提升。进一步分析,导致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不通畅,科技创新成果难以找到产业化的场景和渠道。

2020-2022年,四川省全省年度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为1248.9亿元、1396.7亿元、1649.8亿元,在全国各省中处于中等水平。面对这一情形,成都市明确提出未来要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10%以上的增长,这既是提升城市科技创新体系赋能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明确为未来高质量发展根本抓手的直接体现。

围绕这一目标,一方面,应建立长期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围绕城市的主导产业体系,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小批量试生产等面向社会开放的中试平台,助力成果得到合理转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构建科学、合理、可持续的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改善成果转化环境,对科研机构进行成果转化的项目,可给予适量补贴;对研发投入较大的企业,除申请税费减免外也可定量申请补贴。通过相关激励政策的出台,打消企业顾虑,鼓励企业大胆创新,营造良好的成果转化环境。

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根本导向

产业体系建设和发展水平,是决定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实力的直接因素。在这种背景下,推动科技创新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成功实现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当前,成都市已经提出了产业链加速迈上中高端的总体战略部署,并明确设置了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5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5%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5%以上的产业升级目标。

从产业类型看,生产性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不仅是地区产业体系发展的前沿方向,也是国家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更是国际产业竞争的重要领域,能否在这些产业上占得先机将直接影响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兴衰。从产业目标看,成都分别为生产性服务业比重、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数字经济比重设置了50%、45%和15%的量化目标,这些比重目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上海、北京等国内一流城市乃至部分发达国家的水平大致相当,是成都未来产业升级的根本方向。

为顺利实现这一目标,一是要加快打造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立足系统思维,聚焦技术创新促进先进制造业优化升级,深入实施制造强市战略,加强行业先进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推广应用,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力争在前沿技术领域攻关突破。二是要推动支柱产业提能发展、新兴产业领先发展、未来产业突破发展,加快构建电子信息、数字经济、航空航天、现代交通、绿色低碳、大健康、新消费、现代农业8个产业生态圈,捕捉前沿技术和热点赛道主攻28条重点产业链。三是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新体系,突出业态融合模式创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度融合,提质生活性服务业打造消费新供给、新业态、新热点,推动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根本路径

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是构建新型举国体制的必然要求,也是各个城市融入和服务新型举国体制的根本路径。当前,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与挑战,通过加快构建新型举国体制,依托我国强大的资源调配能力与组织动员能力,从而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国家经济安全目标已迫在眉睫。在新型举国体制的构建过程中,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不可或缺的两大主体。对单个城市而言,要实现科技创新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目标,就需要探索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

基础融合是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前提。无论是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还是实现产业体系的转型升级,都依赖于基础学科、基础技术、基础理论的提升。在这种背景下,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就是要把握两者对基础科学的共性要求。一方面,要在高校院所内部加强基础研究,通过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在稳步增加基础研究财政投入的前提下,优化基础学科建设布局,构筑全面均衡发展的高质量基础学科体系,全方位增强基础研究能力。另一方面,要针对核心产业体系发展短板,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围绕产业发展的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前瞻技术、战略性技术,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以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领域为重点,集成要素、优化流程、培育人才,彻底改变我国产业基础能力薄弱现状,夯实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根基。

人才复合是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支撑。党的二十大把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出顶层设计。虽然从表面看,从事科技工作与从事市场经济活动的人才并非同一类型,但从实质看,科技工作者与企业家都是具备较强创新和开拓精神的人才,双方具有较为直接和紧密的联系。在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应该大力鼓励培养科创型的复合人才,打通科技体系与产业体系的人才交流通道,构建有利于人才在两套体系之间自由流通的体制机制,充分释放人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有力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以创新创业生态为根本保障

无论是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还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水平的提高,都依赖于城市自身成熟的、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创业生态。纵览全国各个城市,成都市人文底蕴丰厚、人才吸引能力较高,在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方面,已经具有比较优势,接下来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加快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为科技创新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制度保障。

第一,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打造全链条、全周期、全要素、全流程、全方位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科创空间+专业化运营队伍+创新创业载体+创新服务平台+科创基金”的创新综合服务体系。在起点上,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面向产业需求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承载地。在重点上,聚焦创新生态营造放大要素集聚优势,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筑牢教育人才基础支撑,做强新型基础设施底座,强化财税用地服务保障,进一步释放创新潜能、提升产业效能。

第二,将创新创业生态建设融入城市空间布局。在城市空间规划和空间布局中,应将创新创业生态建设作为主线并贯穿始终。一方面,加快建设创业苗圃、科技企业孵化器、硬核科技“二次开发”实验室、中试共享生产线以及重点产业垂直孵化器等载体。支持高校院所、头部企业独立或牵头设立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和检验检测、成果孵化基地等功能性平台。另一方面,大力吸引创新创业团队、科技型企业、创投机构、孵化平台等入驻科创空间,对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给予租金减免等政策优惠。

第三,加快构建大中小企业协同合作的产业生态。一方面,大力支持行业头部企业、创新型平台企业依托产业功能区,搭建线上线下融通的开放创新平台,整合人力、技术、信息、资本等创新资源要素,为供需双方提供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的交互对接场景和工具,引领打造共创共赢的创新生态。另一方面,也要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入本地龙头企业创新链、供应链,鼓励有实力的中小企业瞄准城市产业发展前沿和产业体系短板,在提升自身产品竞争力的同时,实现与龙头企业和城市产业体系的共生发展。



Copyright 2020 www.publicpm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lol比赛押注·(中国)官方网站 电话:028-86265064  028-86265031  028-86265049
地址:成都市成华街5号205、207室
技术支持:四川中小企业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蜀ICP备11006773号-9